首页

诗蔓女王

时间:2025-05-28 22:37:03 作者:2024-2025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高水平组)总决赛厦门开幕 浏览量:43443

  中新网厦门5月28日电 (林钲楠)2024-2025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高水平组)总决赛开幕式暨揭幕战27日晚在厦门市举行。揭幕战在兰州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激烈较量中演绎,后者以3:0的比分横扫对手,夺得首胜。

总决赛开幕式现场。 组委会供图

  作为中国高校排球最高水平的年度盛事,首次落户滨海之城厦门。本届赛事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携手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大学排球分会为执行单位,摩尔赛(厦门)文化体育有限公司为承办单位,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市排球协会为协办单位。

  赛事集结全国16省、自治区、直辖市32所高校的39支高水平排球劲旅800余人参与角逐。厦门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潘登、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大学排球分会秘书长殷飞、厦门市体育局副局长陈岚、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郑彦、厦门市集美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冷海东等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冷海东在致欢迎辞时鼓励运动健儿们在集美的赛场上奋勇拼搏,以“用体育对话世界”的姿态,展现高校学子的风采,并表示将全力以赴搭建优质赛事平台,推动高校体育事业发展。

  郑彦宣布比赛正式开启。运动员与裁判员代表分别庄严宣誓,坚定承诺恪守公平竞赛原则与公正执裁准则,为赛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揭幕战现场。 组委会供图

  开幕式后,兰州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展开揭幕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凭借凌厉的进攻与密不透风的防守,以3:0(25:12、25:20、25:20)的比分横扫对手,强势拿下首胜。

  比赛间隙,“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特邀DJ通过现场精心设置的局间互动环节,让观众在紧张观赛之余,还能参与趣味活动赢取精美纪念品,为这场精彩赛事增添更多美好回忆。

  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自1989年“新华杯”启航,历经多年发展,于2006年正式更名,如今已成为国内高校排球运动的标杆赛事。本次总决赛将持续至6月5日。作为国内大学生排球的顶级赛事,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不仅是青春活力的展示舞台,更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展示窗口。(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报告称投资者、企业等越来越重视ESG鉴证 建议尽早做好准备

本报讯 (记者朱欣)由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主办的2024年“中国梦·劳动美”全国职工线上健身运动系列活动日前启动,将持续到今年11月底。

“e法e同行 护航新征程”短视频征集活动作品展播:浓浓年味儿在每个人的心里

访麦当劳中国CEO:以长期主义看好中国市场,投资发展智慧供应链

当地正在备春耕,并出台了一揽子措施让春耕有保障。考虑到老百姓养牲畜的问题,相关部门提出了“一户一圈”的策略。针对年轻人谋发展的问题,相关部门提出了“一户一店”的模式。同时,相关部门也为老百姓提供贴息贷款。他说,“老百姓能不能安心住下,首先要考虑生计。”

司法部、商务部负责人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答记者问

广西夯实资本市场“塔基”,高质量建设广西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动设立了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获批开展区块链建设试点,并联合全国股转公司建立了三板四板衔接挂牌“绿色通道”,目前已有1家企业成功通过“绿色通道”挂牌新三板。

1死9伤!美国一大学附近传枪声,庆祝活动变悲剧时刻

针对当前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问题,做实抓前端、治未病。对于在涉未成年人案件审理中发现的、可能诱发未成年人犯罪或者被侵害的问题,绝不能放任不管,要向前溯源,一查到底,“六大保护”方面存在漏洞、盲区、落实不力的,立足司法审判职能努力推动解决。从源头上降低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风险。指导各级法院认真落实办理强奸、猥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见等,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依法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侵害未成年人等新型违法犯罪。认真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2023年,全国法院一审判处终身禁止被告人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工作的案件为1106件,其中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被告人754人,校外培训机构被告人358人,被告人总数1112人。推动特殊经营场所管控责任落实。抽样数据显示,长期游荡于娱乐场所的未成年人犯罪或被侵害的概率更高。2023年全国法院受理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的案件1205件,较2020年增长5.28倍。其中未成年人被组织在酒吧、歌厅从事有偿陪侍的占绝大多数,反映相关经营场所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未受到有效监管和及时查处。黑龙江法院梳理92起发生在酒店、宾馆、旅店等住宿场所的强奸案件发现,部分经营场所未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存在违规容留未成年人住宿、登记审核不严格等管理漏洞,为此向公安机关提出司法建议。从严从早处理校园欺凌。许多案件反映出,在出现校园欺凌或学生厌学逃学、不良交友等不良行为时,学校未能及时发现、预防和干预,导致学生滑向犯罪或者被侵害。对此,在各类案件审理中发现存在校园欺凌问题的,要积极进行协调处理,避免发展成恶性案件,并积极联动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健全完善预防校园欺凌联动工作机制。未成年人校园欺凌、沉迷网络、暴力犯罪等问题,涉及家庭、学校、网络等多方因素,要以司法保护促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协同发力,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把习近平总书记“抓前端、治未病”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实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